周长芸:再谈旦角各种脚步的走法与用法

“头拔立腰线一条,开步小腿要紧例, 膝盖夹紧步要小, 犹如帆船水上漂”。 圆场是哪一行当都要使用的, 基本步法仍来源于青衣的基础脚步, 要领是:走时头心向上拔, 眼看正前方, 上身要稳,提上中下三气, 迈步档矩要小, 起步脚落在主力腿的脚心处( 也就是半脚) , 大腿带动小腿紧迈, 这样圆场才能快、平、稳, 跑起来似脚下有车轮在转动着前进, 脚掌用力压步行走起来又如帆船在水面上顺流而漂, 从而显示出圆场的美感。

4.刀马、武旦脚步: 这一行当没有专用脚步, 只谈两点:

①其基本步法仍离不开青衣脚步, 但必须熟练自如。

在文场戏中走起来脚步速度应加快, 有力, 手势一般是掐腰, 按掌提甲式; 在舞蹈和武打时用圆场步, 脚下需熟练轻快, 上身和双臂要舞动自如。

②侠客脚步: 这种特用脚步与青衣脚步有区别,它采取了一些男性脚步的特征, 走法是:

起步时脚尖向外斜, 踹脚后跟, 迈步稍开胯,落脚步档大, 相当于自己的一脚距, 落于自身斜前方, 压步下脚要快而有力, 上身随起步的脚要斜摆开一点, 开步的脚略有小画圈的意思, 走起来潇洒。

这种脚步只能起着点缀的作用, 不能在全剧中老用。

如: 《悦来店》一剧中, 十三妹自报家门一场, 再接三勒马前的一句唱后面可以走几步。

又如: 何玉凤到悦来店找安公子上场的“大锣水底鱼”时也可走几步, 用这种特殊脚步来展现人物性格。

5. 闺门旦脚步: 这个行当也没有专用的脚步, 此行当是在青衣和花旦行当之间的一行, 应以青衣为基础的脚步再运用花旦的头、腰、臂的配合, 要注意双臂摆动不能过高, 幅度不要过大, 都要低于花旦的摆动幅度, 在起步时要把起步脚稍高提一点, 让彩鞋的穗头轻轻踢起衣裙。

6. 花衫脚步: 这个行当路子较宽, 基本可属青衣、花旦、刀马旦之间的行当, 因此它的脚步的路子不死板且宽, 可根据剧中不同情节运用各种不同脚步。

二、练法:

我们专业艺术学校在训练脚步方面, 应采取上大课集体训练基本步法( 青衣脚步、花旦脚步、圆场功) , 其它几种脚步需根据剧目角色的要求, 由排戏主教老师教授。

三、用法:

不应死板套用, 也不应只限于派别剧目才能运用派别脚步, 而应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和要求出发, 恰到好处地吸取各种派别脚步的精华。

如演身分高贵的人物或千金小姐类型的人物, 就可采用梅派步法; 如演小姑娘和一般少女类型的人物, 就可以运用荀派的步法; 如演悲苦贫困之类的,人物角色, 便可多采用程派的脚步走法; 如演的人物角色舞蹈和武打动作较多, 就可用尚派的脚步。

假如演员身体较胖而又需扮演少女之类的角色时, 就可根据自身条件, 用程派的侧身蹲( 音cun ) 腿的方法结合荀派的脚步走法, 这样即能弥补不足又能达到较为完美的效果。

具体举一例: 如《白蛇传》一剧白素贞是青衣花衫应工的角色, 此角色表演上涉及面较宽, 所以在脚步的运用上也就比较多,剧中前几场(“游湖”、“结亲”) , 就可以用闺门旦和荀派后拉腿的步法; “端阳酒变”和“合钵”两场戏。

就可使用梅派的步法, 即可体现白素贞婚后的幸福美满, 也能表现端庄、大方的形态; 在“断桥”一场中可以采用程派的步法, 能够表明白素贞不顾艰难困苦追求幸福自由及身怀有孕、柔肠寸断的情景。

柔中带刚的脚步能够为表现人物处境、心情起烘托作用, 增强和充实表演手段; “盗草”、“金山寺”两场是全剧的武打、舞蹈场面, 可使用尚派的快步走法和熟练的圆场步, 即能体现出白素贞舞蹈动作的优美和武打招数的敏捷, 也能表现她有经过千年修炼的一身好武艺。

由此可见, 只有熟练地掌握各种脚步的走法, 在表演各种不同的人物时, 才能自如地运用, 为塑造人物所用。

(来源:早安京剧)

·END·

盛世梨园

传承盛世中华之民族风骨

复兴华夏梨园之浩气长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