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斯科細亞省

新斯科細亞省包括在原住民米克馬克人米克馬基(Mi'gama'gi)地區里,其領土橫跨濱海省份、緬因州部分地區、紐芬蘭和加斯佩半島。米克馬克人是大型阿爾岡昆語族的一部分,在第一批歐洲殖民者抵達時居住在新斯科細亞省。1871年發表的研究以及S·T·蘭德在1894年的工作表明,一些米克馬克人認為他們是從西方移民過來的,然後與原始居民克威代奇克人一起生活。[12]根據這些記載,這兩個部落進行了一場持續「多年」的戰爭,涉及「屠殺男人、女人和兒童,折磨俘虜」,克威代奇克人最終被獲勝的米克馬克人驅逐。[12]

歐洲人定居

編輯

最早在該地區定居的歐洲人是法國人,他們於1604年駛入安納波利斯盆地,但選擇在緬因州的聖克魯瓦島定居。次年,他們放棄了緬因州的定居點,並於1605年在羅亞爾港建立了一個定居點,後來發展成為今天的安納波利斯羅亞爾。這將是歐洲在後來成為加拿大的地區的第一個永久定居點。該定居點位於凱斯普克維特克的米克馬威區,是後來成為阿卡迪亞的創始定居點。[13]

1621年,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頒布了一項憲章,允許在北美建立蘇格蘭殖民地。國王授予的憲章涵蓋了沿海省份和加斯佩半島地區,而法國人則聲稱在阿卡迪亞擁有領土。該憲章授予蘇格蘭貴族威廉·亞歷山大爵士建立政府制度的權力,對捕魚和礦產的充分權利,以及在新殖民地執行法律的權力。1629年,大約70名蘇格蘭人來到被稱為「新蘇格蘭」的地區定居,最終建立了一個蘇格蘭殖民地。「新蘇格蘭」於1632年被法國人占領,在法國占領後,殖民該地區的蘇格蘭人被迫返回蘇格蘭。經過法國和英國之間的長期爭端,新斯科細亞省最終回歸英國(根據《聯合條約》,蘇格蘭現在已成為英國的一個國家)。因此,許多蘇格蘭人抓住機會再次在新斯科細亞定居。[14]

17世紀和18世紀,戰爭在新斯科細亞省很常見。在法國和阿卡迪亞人居住在新斯科細亞省的前80年裡,英國、荷蘭、法國和米克馬克為爭奪該地區的所有權而發生9次重大軍事衝突。這些遭遇發生在聖約翰的皇家港,塞布爾角(今新斯科細亞省的普布尼科至拉圖爾港),傑姆塞格(1674年和1758年)和巴萊因(1629年)。阿卡迪亞內戰發生在1640年至1645年。從1688年的威廉王之戰開始,英國和法國之間發生了六場戰爭,新斯科細亞省是兩個大國之間持續衝突的戰場。

18世紀

編輯

1710年法國從羅亞爾港撤退

1702年至1713年,英國和法國在北美再次爆發敵對行動,被稱為安妮女王戰爭。1710年,對羅亞爾港的圍攻結束了法國對阿卡迪亞半島的統治。隨後於1713年簽署的《烏特勒支和約》正式承認了英國在該地區的統治,同時將布雷頓角島和愛德華王子島歸還給法國人。儘管英國在1710年征服了阿卡迪亞,但新斯科細亞省仍主要被天主教阿卡迪亞人和米克馬克人占領,他們將英國軍隊限制在安納波利斯和坎索。今天的新布藍茲維省是法國阿卡迪亞殖民地的一部分。1710年羅亞爾港被占領後,弗朗西斯·尼科爾森(英語:Francis Nicholson)立即宣布將其更名為安納波利斯羅亞爾,以紀念安妮女王。

由於拉勒神父之戰(1722-1725),米克馬克人於1725年與英國人簽署了一系列條約。米克馬克人簽署了一項向英國王室屈服的條約。[15]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阿卡迪亞人、米克馬克人、法國人和英國人之間的衝突延續到了喬治王戰爭(1744-1748)。

勒盧特爾神父之戰(1749-1755)始於1749年6月21日愛德華·康沃利斯(英語:Edward Cornwallis)率領13艘運輸船抵達並建立哈利法克斯。由總督和議會組成的普通法院是當時殖民地的最高法院。[16]1754年10月21日,喬納森·貝爾徹(英語:Jonathan Belcher (jurist))宣誓就任新斯科細亞省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16]1758年10月2日,查爾斯·勞倫斯總督在哈利法克斯舉行了第一次立法會議。

在1754年至1763年的英法北美戰爭(七年戰爭的北美戰場)期間,英國驅逐了阿卡迪亞人,並招募了新英格蘭種植園主來重新安置殖民地。75年的戰爭以英國和米克馬克人之間的《哈利法克斯條約》(1761年)結束。戰爭結束後,一些阿卡迪亞人被允許返回。

驅逐格朗普雷的阿卡迪亞人,在1755年到1764年,80%的新斯科細亞阿卡迪亞人被驅逐

1763年,阿卡迪亞的大部分地區(布雷頓角島、聖約翰島(現在的愛德華王子島)和新布藍茲維省)成為新斯科細亞省的一部分。1765年,森伯里縣成立。這包括今天的新布藍茲維省和緬因州東部的領土,一直延伸到佩諾布斯科特河。1769年,聖約翰島成為一個獨立的殖民地。

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對新斯科細亞省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殖民地最初對是否應該加入革命表現出矛盾心理;叛亂在昆布蘭堡戰役(1776年)和聖約翰圍城戰(1777年)中爆發。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私掠船掠奪了哈利法克斯以外的幾乎所有市鎮,破壞了海洋經濟。這些美國襲擊疏遠了許多同情或中立的新斯科細亞人,轉而支持英國人。到戰爭結束時,新斯科細亞省已經裝備了許多私掠船來攻擊美國航運。[17]:87-89

駐紮在哈利法克斯的英國軍隊成功阻止了美國占領新斯科細亞省,儘管皇家海軍未能在該地區建立海軍霸權。雖然英國人在哈利法克斯海戰(1782年)等戰鬥中俘虜了許多美國私掠船,但更多的人繼續襲擊航運和定居點,直到戰爭的最後幾個月。皇家海軍努力維持英國的補給線,保護英國護航隊免受美國和法國的襲擊,特別是在布雷頓角海戰(1781年)中進行了激烈的護航隊作戰。

1781年,美國人和他們的法國盟友在約克鎮圍城戰役中獲勝後,大約33,000名保皇派(國王的效忠派美國人,被允許在他們的名字後加上「聯合帝國效忠派」)在新斯科細亞省定居(其中14,000人在後來的新布藍茲維省),這是對他們損失的一些補償。(1784年,英國政府將新斯科細亞省一分為二,並將布雷頓角和新布藍茲維省分離出來。)效忠派的流亡在新斯科細亞各地創造了新的市鎮,包括謝爾本,它曾短暫成為英國在北美的較大定居點之一,並為新斯科細亞注入了額外的資本和技能。

移民造成了效忠派領導人和現有新英格蘭種植園主定居點領導人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效忠派的湧入也將新斯科細亞省的2,000名米克馬克人推向了邊緣,因為效忠派授予的土地侵占了定義不明的原住民土地。作為效忠派移民的一部分,約有3,000名黑人效忠派抵達;他們在謝爾本附近的伯奇鎮(Birchtown)建立了北美最大的自由黑人定居點。在哈利法克斯的老墓地,有幾名黑人效忠派被埋在沒有標記的墳墓里。許多新斯科細亞市鎮是由參加戰爭的英國軍團定居的。

1786年,在約翰·帕爾中將擔任總督期間,新斯科細亞殖民地過渡為新斯科細亞省,民眾獲得了更高程度的自治權力。

19世紀

編輯

1812年戰爭期間,英國海軍的香農號巡防艦俘獲了美國海軍的切薩皮克號巡防艦並帶往哈利法克斯

在1812年戰爭期間,新斯科細亞省對英國戰爭的貢獻涉及市鎮購買或建造各種私人船隻來攻擊美國船隻。[18]:53也許新斯科細亞戰爭中最戲劇性的時刻發生在1813年,當時香農號巡防艦護送被俘的美國巡防艦切薩皮克號進入哈利法克斯港。許多美國囚犯被關押在戴德曼島。

1848年,新斯科細亞省成為第一個實行責任政府的英國殖民地,並於1867年7月與新布藍茲維省和加拿大省(現在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結盟,組成了現在的加拿大。